• <font id="qh7au"><span id="qh7au"><delect id="qh7au"></delect></span></font>
    1. <tt id="qh7au"><noscript id="qh7au"></noscript></tt>
    2. <u id="qh7au"></u>
    3. <ruby id="qh7au"><optgroup id="qh7au"><strike id="qh7au"></strike></optgroup></ruby><rt id="qh7au"><menuitem id="qh7au"><option id="qh7au"></option></menuitem></rt><tt id="qh7au"><address id="qh7au"><del id="qh7au"></del></address></tt>
        <acronym id="qh7au"><tbody id="qh7au"><dl id="qh7au"></dl></tbody></acronym>
        <b id="qh7au"><tbody id="qh7au"></tbody></b>

        <wbr id="qh7au"><menu id="qh7au"></menu></wbr>

          <b id="qh7au"><tbody id="qh7au"><delect id="qh7au"></delect></tbody></b>
          <b id="qh7au"></b>

          混合式教學與評價在線教學典型案例----《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課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04-29 瀏覽次數: 來源:


          王瑤(外國語學院)

          一、課程簡介

          (一)課程建設情況

          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課程為“2020年校級在線課程”立項課程,于2020年底錄制完成,并在隨后的寒假中建設了習題庫,完善并優化了教學資源,完成了在線課程建設。本課程于2021年春季在智慧樹平臺開展了第一輪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基于以往一直以來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和經驗,線上線下教學能夠做到有機融合,教學效果良好?;诖?,本課程計劃本學期繼續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主講教師已于開學前進一步調整優化了教學資源,更新豐富了測試題庫,進一步保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進行。

          本課程各周各章節線上學習資源如下:

          以第一周第一章為例,學習資源包括課程視頻,拓展閱讀電子書,教學課件,以及作為補充的國家金課引用資源等:

          測試題庫主要以單選、多選、判斷和填空等客觀題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等基礎知識的識記和掌握,并根據教學內容持續完善保持題庫同步更新:

          (二)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課程目標有以下三個:

          1.具備豐富的英語國家文化基礎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思想淵源、語言發展、地理人口、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的基本概況。理解中西方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差異;

          2.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能有效溝通協作,獲取、分析英語國家文化信息正確認識、理解、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問題;

          3.具有文化差異敏感性和包容性,和一定的批判性文化意識。能以辯證的態度對待英語國家文化,批判性地理解、思考中西文化差異,認同中華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二、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

          本課程的學習活動由三部分組成,即課前或線上課進行線上視頻自學和教材研讀,課中進行討論和答疑,課后進行拓展閱讀討論和測試。學習過程分述如下:

          1.課前學生登錄智慧樹知到,查看“學習任務”,查收本周課程學習任務單,并按照要求借助學習資源開展自主學習。


          2.課中參加問答討論并聽教師講授重點難點。


          3.課后完成作業考試,并參加問答討論區的討論。

          三、指向課程目標的評價與考核

          (一)課程目標1的評級與考核

          針對課程目標1的評價與考核除采用創痛的期末考試外,主要通過線上學習進行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和考核。

          1.每周下發任務單,任務單中觀看教學視頻等學習過程會被記錄,智慧樹平臺提供每個學生的學情數據,作為過程性評價的參考。

          2.任務單中復習部分中的測試,是對本周學習內容基礎知識的測試,均為客觀題,題量為5-10題不等,是過程性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第一章為例,下圖為2019級翻譯本科班的測試情況分析:


          (二)課程目標2的評價與考核

          針對課程目標2的評級與考核除期末考試外,主要通過線上討論分享和自主學習筆記進行過程性、表現性評價和考核。

          1.任務單中的思考問題也會放在“問答討論”里,這些問題都是開放型問題,目的是促進學生查找資料,廣泛閱讀,積極思考,慎重表達。要求學生每周選擇若干問題中的至少一個進行回答,作為過程性評價的補充。

          2.另外,學生可以選擇適合的方式如思維導圖對自學內容進行梳理總結。

          (三)課程目標3的評價與考核

          針對課程目標3評價與考核除期末考試外,主要通過小組自評和互評相結合的表現性評價和考核。

          本學期設置了兩周小組學習,分別在第9周和第16周進行。首先學生成立學習小組: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針對本組匯報展示話題的研討實踐活動,每組選出學生代表進行小組研討成果匯報,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與分享。本學期,此項學習活動目前已完成組隊,各組還在準備過程中。以下為上一輪次的學生展示匯報:



          本課程的表現性評價采用小組進行自評和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標準如下:


          本課程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和考核,今后會繼續探索,讓評價和考核方式更多元更有效。


          (撰稿:李楠 編輯:李莉 編審:辛源)



          上一篇: 線上學習典型案例——以《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課為例
          下一篇:混合式教學與評價在線教學典型案例案例—《高等數學2》

          微博

          微信
          章丘校區: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文博路2號
          聯系電話:0531-66778117   
          歷下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歷山路36號
          聯系電話:0531-86401269   86593007
          郵政編碼:250200(章丘)   250013(歷下)
          版權所有 © 齊魯師范學院 制作維護:新聞中心 網絡信息中心 魯ICP備05016232號-1
          性一交一乱一伦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