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id="qh7au"><span id="qh7au"><delect id="qh7au"></delect></span></font>
    1. <tt id="qh7au"><noscript id="qh7au"></noscript></tt>
    2. <u id="qh7au"></u>
    3. <ruby id="qh7au"><optgroup id="qh7au"><strike id="qh7au"></strike></optgroup></ruby><rt id="qh7au"><menuitem id="qh7au"><option id="qh7au"></option></menuitem></rt><tt id="qh7au"><address id="qh7au"><del id="qh7au"></del></address></tt>
        <acronym id="qh7au"><tbody id="qh7au"><dl id="qh7au"></dl></tbody></acronym>
        <b id="qh7au"><tbody id="qh7au"></tbody></b>

        <wbr id="qh7au"><menu id="qh7au"></menu></wbr>

          <b id="qh7au"><tbody id="qh7au"><delect id="qh7au"></delect></tbody></b>
          <b id="qh7au"></b>

          線上學習典型案例——以《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課為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05-05 瀏覽次數: 來源:教務處


          問題導向自主探究 案例精講示范引領

          ——以《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課為例


          教學改革是師生共同成長的追求,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高效的課堂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障。為了全面提升線上教學的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4月25日上午,以李紅艷教授為21級歷史學專業主講的《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線上教學改革片段為例。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計劃安排,本節課主要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同學們對司馬遷和班固的史學思想進行比較討論,并以小組為單位展示PPT進行講評,最后由李紅艷教授點評總結。本次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主要是達成課程目標2、課程目標3以及課程思政。第二部分是李紅艷教授對《漢書·藝文志》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以達成課程目標1和課程目標4。

          首先是2班第一組蔣叢笑組,蔣叢笑作為代表進行學習成果的分享,她分別從家世淵源、對待游俠的態度、天道觀、經濟觀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司馬遷和班固史學思想觀念的差異,準備充分,條理清晰,為這堂課開了個好頭。

          第二個發言的是1班魯豫浩組,主講人王錦馳,他分別介紹了司馬遷和班固的成長、歷史撰寫、對史學的貢獻以及兩個人的歷史觀,并結合文化的傳承給予辨析。王錦馳語言風趣,簡潔明了,詳略得當,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司馬遷發自內心的崇敬。

          最后展示的小組是1班林秦雪組,主講人袁孜奕,她分別從司馬遷和班固所處的歷史時代、歷史觀的相同點、不同點展開講解,她發揮史論結合的優長,以清晰條理的分解,流利的語言激發了我們的求知欲,從ppt的制作與講解可見小組的認真準備,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在點評環節,針對三個小組的分享,陳玉潔、郝振宇、劉欣怡、趙赫、郭萌、譚穎、李富強、李光耀、王志業等同學進行了點評,并結合自己的所學分析了司馬遷與班固的史學思想。之后,李紅艷教授簡短的做了總結,認為,各小組準備充分,注重史論結合,能夠在探究學習上,深入到相關專業領域學習,值得肯定。同時,她強調,各小組的分享還存在著各自的不足,對兩位史學家的評價也有不到之處。然后,她結合天人關系、古今歷史的變化和成一家之言的史學觀,將司馬遷和班固看成是不同時代下的前后相續和創新,充分的肯定了兩位史學家的史學觀和歷史貢獻。

          隨后課堂進入第二部分,李紅艷教授講解《漢書·藝文志》選文。她首先介紹了這篇選文的學術價值,一方面是對學術源流的梳理,一方面是對我國目錄學的貢獻。在講解選文的時候,老師不僅僅是翻譯文獻,更重要的是引領我們對文獻所承載的歷史時代的分析,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認知和提升。通過這篇選文,我們了解了班固對先秦諸子十家的主張的辨證認識,并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延綿傳承的內在和外在的力量,正如選文所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海納百川的胸襟。

          通過問題引領,小組自主探究學習和分享、學生的互評等活動,激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探究熱情和興趣,提升了學生的整合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中心的思想。李教授授課邊分析邊引導我們思考,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很好地啟發和帶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度走進課程,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提升了我們的歷史素養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撰稿:張宇彤 圖片:林秦雪、劉子千 編輯:李莉 編審:辛源)



          上一篇: 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辦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指導會議
          下一篇:混合式教學與評價在線教學典型案例----《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課程》

          微博

          微信
          章丘校區: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文博路2號
          聯系電話:0531-66778117   
          歷下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歷山路36號
          聯系電話:0531-86401269   86593007
          郵政編碼:250200(章丘)   250013(歷下)
          版權所有 © 齊魯師范學院 制作維護:新聞中心 網絡信息中心 魯ICP備05016232號-1
          性一交一乱一伦A片